卓正医疗招股书解读:收入42.3%复合增长背后 20.8亿流动负债净额引担忧

实体医疗占比91.1% 会员业务毛利率93.5%

卓正医疗定位中国第三大私立中高端综合医疗服务机构,以家庭医疗模式为核心,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网络。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,公司在国内外23个城市运营24家医疗服务机构,包括19家中国内地诊所及医院、4家新加坡全科诊所和1家马来西亚诊所。2024年实现收入9.59亿元,市场份额2.0%,付费患者就诊人次90.58万,患者回头率80.0%。

业务结构呈现“实体为主、会员为辅”特征:实体医疗服务为核心收入来源,2024年收入8.72亿元,占比91.1%,同比增长47.2%;会员计划贡献收入0.22亿元,占比2.3%,但毛利率高达93.5%,形成“低占比高毛利”的特殊结构。线上医疗服务及院外医疗服务占比分别为2.4%、3.4%,对收入贡献有限。

收入三年复合增42.3% 累计亏损16.7亿

收入高速增长但盈利质量薄弱

2022-2024年,公司收入从4.73亿元增至9.59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42.3%,2025年前八月收入6.96亿元,同比增长13.2%,增速较2024年的39.0%明显放缓。尽管收入高速增长,盈利表现却波动剧烈:2022-2023年持续亏损,2024年实现净利润0.80亿元,但经调整后净利润仅0.11亿元(扣除非经常性损益),截至2025年8月累计亏损达16.7亿元。

指标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前八月
收入(亿元) 4.73 6.90 9.59 6.96
同比增长率 - 45.9% 39.0% 13.2%
净(亏损)/利润(亿元) -2.22 -3.53 0.80 0.83
经调整净利润(亿元) -1.23 -0.44 0.11 0.10

毛利率翻倍至23.6% 人力成本挤压利润空间

毛利率从2022年9.3%提升至2024年23.6%,主要受益于实体医疗服务规模效应,其毛利率从2.1%升至21.9%。但盈利结构存在明显失衡:高毛利的会员计划收入占比仅2.3%,而贡献91.1%收入的实体医疗服务面临人力成本高企压力——2024年人力成本达5.65亿元,占收入58.9%,叠加药品耗材成本1.72亿元(占比17.9%),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。净利率表现同样疲软,2024年净利率8.4%,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经调整净利率仅1.1%,盈利质量较弱。

指标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前八月
毛利率 9.3% 19.3% 23.6% 24.0%
净利率 -46.8% -51.2% 8.4% 12.0%
经调整净利率 -26.0% -6.4% 1.1% 1.4%

供应商集中度36.8% 客户依赖商保结算

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超三分之一

2024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达36.8%,其中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9.3%,前三大供应商均为药品及耗材分销商。依赖单一品类供应商不仅面临断供风险,还可能因上游成本波动直接影响利润。招股书未披露供应商长期合作协议,若主要供应商提价或终止合作,公司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资源。

会员续费率67% 商保合作占比12.3%

客户集中度较低,前20大客户贡献收入不足1%,但会员计划成为绑定客户的核心手段:截至2025年8月会员账户达11.65万个,2024年新增3.9万人,续费率提升至67%。商保直付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8.4%提升至2024年12.3%,但保险机构结算周期较长,2025年贸易应收款预期亏损率攀升至3.99%,账龄1年以上应收款4713万元,已计提减值2455万元,占比52.1%,收款风险加剧。

流动负债净额20.8亿 现金仅能覆盖短期借款9.5%

偿债能力严重恶化 流动比率仅0.37

截至2025年8月31日,公司流动负债达33.01亿元(主要为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23.25亿元),流动资产12.21亿元,流动负债净额20.8亿元,流动比率仅0.37,远低于行业安全水平(通常需≥1)。现金及等价物降至1.58亿元,仅能覆盖短期借款16.6亿元的9.5%,存在严重短期偿债风险。若IPO失败,优先股持有人可能要求赎回,将直接引发流动性危机。

指标 2025年8月31日
流动资产(亿元) 12.21
流动负债(亿元) 33.01
流动负债净额(亿元) 20.8
现金及等价物(亿元) 1.58
短期借款(亿元) 16.6
现金覆盖率 9.5%

34亿商誉存减值风险 增速低于12.4%将触发

2024年收购武汉神龙天下医疗管理公司形成商誉1.34亿元,占总资产9.8%。该商誉相关资产组2024年预测收入增长率13.5%,但敏感性分析显示,若实际增速低于12.4%,将触发减值。而武汉地区2024年收入1.17亿元(同比+397%)主要依赖并购初期增长,2025年前八月增速已放缓至13.2%,减值风险不容忽视。

VIE架构股权质押30% 控制权稳定性存疑

创始人控股超70% 股权高度集中

实控人团队通过卓正信和持有70%股权,股权高度集中。若上市后行使超额配售权,公众持股比例可能低于25%,存在股权流动性不足风险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控股股东通过VIE结构控制公司,相关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达30%,若质押股权被平仓,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,影响公司经营稳定性。

可转换优先股转股或稀释股权超50%

公司发行的23.25亿元可转换优先股转股价格区间为每股0.39-8.01美元,若全部转股,将新增约4亿股,现有股东股权可能被稀释50%以上。招股书未披露优先股持有人转股意向,若上市后股价上涨触发集中转股,将显著摊薄每股收益。

医疗纠纷赔偿累计百万 51份租赁协议未登记

医疗责任险覆盖不足 合规风险隐现

2022-2024年医疗纠纷赔偿累计100万元,虽占收入比例不足0.1%,但风险敞口较大:仅8家机构投保医疗责任险,承保金额2300万元,不足覆盖单次重大医疗事故潜在赔偿(参考行业同类案例赔偿金额多在500万-2000万元)。此外,51份租赁协议未办理登记,3处物业缺乏权属证明,若业主终止租赁或监管部门要求整改,可能导致业务中断。

医生离职率2.3%高于行业 扩张加剧管理挑战

核心人才稳定性面临考验:79%医生来自三甲医院,但2025年医生离职率2.3%,高于行业平均1.8%。同时,扩张步伐并未放缓,2022-2024年医疗服务机构从19家增至24家,2025年在建及计划新开诊所10家,新开门店平均投资回收期需2-5年,2024年武汉、上海等地新机构前期亏损导致3个地区持续未盈利,管理半径扩大进一步推高行政开支——2024年行政开支2.64亿元,占收入27.6%,管理效率有待提升。

同业对比:市场份额1.2% 盈利能力逊于头部

按2024年收入计,卓正医疗为中国第三大私立综合医疗服务机构,但市场份额仅1.2%,远低于头部企业(行业第一市场份额超8%)。尽管毛利率23.6%高于行业平均18%,但净利率8.4%(经调整后1.1%)显著低于头部机构15%的水平,反映出规模效应不足、成本控制能力较弱的问题。

风险提示:高增长难掩三大核心隐忧

  1. 流动性危机风险:20.8亿流动负债净额叠加1.58亿现金储备,短期偿债能力严重不足,IPO募资若低于预期,可能触发优先股赎回条款。
  2. 盈利可持续性风险:2024年净利润中87%来自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等非经常性收益,主营业务实际仍处于微利状态,人力成本高企、扩张投入大等问题或导致盈利反复。
  3. 监管政策风险:VIE架构面临跨境监管政策不确定性,医疗执业许可审批趋严背景下,2023年已有9家诊所因“前景不佳”关闭,若后续监管收紧,可能影响扩张计划及业务连续性。

(本文数据均来自卓正医疗招股书,财务数据未经审计)

点击查看公告原文>>

声明: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,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个股、评论、预测、图表、指标、理论、任何形式的表述等)均只作为参考,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。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,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,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、不完整、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,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biz@staff.sina.com.cn。
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